新闻
当前位置: 首 页 >> 新闻中心 >>行业新闻

脑电图基本知识

点击次数:
发布日期: 2015-08-04 14:52:40
来源:河南美伦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
分享

   脑神经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自发的、有节律的放电话动,此连续的电活动被称为脑电波。胞电图描记法是应用电子放大技术将脑部的生物电活动放大100万倍,通过头皮上两点间的电位差,或者头皮与无关电极或特殊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描记出脑波图线,临床上称为脑电固(electroencephalogram,EEG),以研究大脑的功能状态。脑电因是将脑电波的空间特性作为纵轴,以时间特性作为横铀而展示出来。构成脑波的几种基本特征是频率、波幅、波形、位相、调节与调幅、脑波出现的形式及分布等,这正是临床进行脑电图分析的依据。

  (1)频率
  ①—个波离开基线到它又返回基线所需要的时间称周期,即其波蜂到波峰,或波谷到波谷的时间,单位以毫秒(ms)计。
  ②每秒出现的周数称为频率,用Hz比表示。③10μv以上的波在持续1分钟内所占的百分数称指数,如α节律在1分钟内占15秒,其指数为15/60,即25%。
  (2)波幅
  一个波由波峰到基线的距离称波幅,用微伏(μv)表示。脑电图的波幅通常以枕部描记出来的那些基本节律的波高度为标准,如将<25μv称低波幅,25-50(或乃)μv为中波幅,50(或75)-100μv为高坡幅,150μv以上为极高波幅。正常成人的枕部波幅高于额部.双侧对称,有少数人的优势侧波幅低于非优势侧,但相差不超过30%。
  (3)波形
  脑波可因其频率、波幅和电位改变而形成各种波形,如正弦被或类正弦波、半弧状波、锯齿状波、双峰波、棘波、尖波、尖慢被等。
  (4)位相
  一个波由垂线偏转可产生位相。①单相被:向基线一例偏转的。⑦双相波:先向基线一例偏转继而向另一切偏转。③多相波:一个波由基线反复向两侧偏转多次。④向上偏转的为负相波,向下偏转的为正相波。⑤两个导程的描记中,其波幅间的时间关系可产生位相差。如两个导程的波幅同时由基线向上或向下偏转,位相差为0度时称同位相。反之产生90度位相差为
不同位相。如两个导程的波同时向基线相反方向偏转而位相差等于180度时,则称为位相倒转,它可以作为大脑病变的定位指征.
  (5)调节与调幅
  ①调节:指脑波的基本频率出现的规律性和稳定性,在同一部位的基本频率是稳定的,前后相差不应多于1次/秒,如2次/秒以上应视为调节差;在左右半球对称部位同一时间内不应多于0.5次/秒,超过1次/秒为调节差。
  ②调幅:系指脑被基本领串波幅变化的规律性,正常呈梭状形式出现,及波幅有规律的时高时低,每隔3-5秒就发生变化,如纺锤形.称为调幅现象。如波幅有规律的增高和减低呈纺锤形变化者,为调幅良好,若无变化或波幅参差不齐失去规律性为调幅不良。
  (6)脑波出现形式及分布在脑电图中单个电位差称为波,连续出现的波称为活动,具有比较恒定的周期和形状,且规律地反复出现的活动称为节律。在脑电图的描记中,除了阵发的或局限的显著变化的部分外,其余表现为或多或少弥漫的和特殊的活动构成背景电活动,如。节律和9节律。幼童的背景活动一般较樱,较大的儿童或育春期除。节律外,还可有一定的慢波。病理情况下也可由馒改组成。
  两个或更多的波所组成的波群,能清楚地区别于背景活动并具有一定的波形者称为复合被。脑波频率、波幅、波形突然出现改变和突然消失称为阵发性活动。不同波幅的快樱或慢波的相互变化称为失律。高度失律是指脑波的波形、波幅、波串均无规律性,波幅明显增高,杂以尖彼、棘波,见于罢儿痉挛症。
  脑被的出现形式,从时间顺序上可以是单个的、澈在的、短程的(不到1秒钟)、长程的(超过1秒钟)、持续的、阵发的、杂乱的、调幅的(波幅呈纺锤形)。从空间分布上可以是弥漫的(又称广泛的或普遍的,即出现于头部所有区域上)、弥散的(出现于头部大部分区域上)、不对称的、一侧的和局限的等.

  脑电图的脑波构成是怎样的?
(1) α(alpha)波
①特征;频率为8-13Ib,绝大多数正常人是频率9—10Hz,波幅10-100μv,平均50μv的正弦形节律。在顶、枕区。活动
最为明显,为正常成人的基本节律。
 ⑧临床意义:。波在清醒安静闭目时即出现,睁眼、注意、思考问题、或接受其他刺激时, α波消失而出现低波幅快波,这称为 α阻断。右利手的人左侧波幅低于右侧末超过30%为正常,左侧 α波幅较低,是由于有利手的人传人左侧半球的冲动较多,提高了左侧皮层感区的张力所致。双仍频率相差每秒在o.5周以内,出现 α波的时间百分数称 α指数,个体问差异很大,从o-100,但同一个人的例性差异大于15%视为不正常。 α 波峰与两侧的波谷大体上可连成为等腰三角形,若峰顶向左或向右移位而破坏了等腰的形态,则提示中枢处于疲劳状态。 α波并非只产生于顶、枕区,前头部也有 α活动,只是由于额区参与了作为随意注意基础的激活过程的调节,从而获得了去同步反应,致使 α节律受到抑制,数量也显得少些。
 ③ α节律优势的人可能具有以下表征,如意识活动水平较高,工作能力较强;情绪稳定,沉着冷静;富于感情色彩,见识广博,勤于思维,讲求实际,善于进行具体的形象的和创造性的活动;办事讲求方法,把于计划,有忍耐性,持之以恒。 α节律优势者约占正常成人的57.5%。
  (2)β(beta)波
 ⑦特征:频率在14-30Hz,波幅5-20μv,不超过50μv,尖样负性波,在额、颞和中央区β活动员为明显。
 ②临床意义:β节律不受睁闭眼的影响,当注意、情绪紧张、焦虑不安或服用安眠药时口活动可急剧增多。通常认为皮层神经元兴奋性增高,则可引出这种低波幅、快频率的β活动,亦即β波增多常是皮层张力增高所致。约有6%正常人的脑电图以β波为主。
 ③β节律优势的人常表现为:精神紧张,情绪不稳,易于冲动,固执己见;长于抽象思维.善于依靠推理来解决问题;善于独立地执行任务;持久力差,易于疲劳。
  (3)θ(theta)波
①特征:频率在4-7Hz,波幅20-40μv,见于顶区、额颞区,正常成人中θ波的百分率一般不超过10%-15%。
②临床意义:轻睡时θ波逐渐消失,此时θ波常首先出现于两例额部。深在的如皮质下的病变可产生两侧爆发性θ节律,经常存在局灶性θ节律,属不正常表现。
  (4)δ(delta)波
 ①特征:频率为4Hz以下,波幅10-200μv。
 ②临床意义:δ波出现于正常入睡眠时,代表皮层张力降低,在婴儿和少年儿童出现δ波属于正常。经常存在的局灶性δ
波,无论任何年龄,任何意识水平均为异常,提示皮层病变,双侧和爆发性δ节律则常为皮层下病变。
  θ波与δ被均属于慢波,可见于正常婴儿至儿童期及成年人的睡眠期间。在病理状态下,局限性慢波出现于局限性癫痫、脑肿瘤、脑脓肿、脑外伤性血肿和伴有软化灶的脑血管病等.有定位诊断价值。弥漫性但活动见于某些感染、中毒、低血糖、颅内压增高和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等。慢活动也是脑抑制过程的反映,慢活动的波幅降低表示抑制加深。但活动的形状可分三种:①多形性慢活动:又称不规则慢活动或非节律性慢活动,是一种无固定形状的慢活动。如局限发生表示病灶在该区皮层浅部或靠近电极处。⑦混合性馒活动;是一种重叠有α活动或β活动的慢活动。如局限出现时,表示病灶在皮层下深部或距电极较远部位。⑧正弦性慢节律:又称单形性慢节律性活动,常为阵发性,从深处病灶传出。如为阵发性及两侧同步性,往往表示中线或颅后凹有病变。如局限于中线的病变,特别是丘脑病变而无颅内压增高时,常表现为θ节律,若间接影响丘脑或中脑的病变合并颅内压增高时,常呈现为阵发性θ节律。
  棘波呈快速上升和下降,周期短于80ms,多为负性。棘波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过度兴奋的表现,见于局限性癫痫,多棘波出现于肌阵挛性发作。
  尖波又称锐波,是一种周期长于80ms短于200ms的三角形波,与背景脑电固有区别,出现于局限性癫痫。三相(尖)波发生于肝昏迷。
  棘慢综合波是由一个棘波和一个慢被组成的复合波,棘波周期短于80ms,慢波的周期在200-500ms之间,出现于局限性癫痈。两侧对称同步3Hz持续的有规律的棘慢节律见于癫痫小发作。
  多棘慢波有两个以上的棘波和一个慢波组成的复合波,发生于肌阵孪性发作。
  尖慢综合波由一个尖波和一个慢波组成,尖波的周期在80-200ms之间,慢波周期在500-1000ms之间,出现于局限性癫痫


脑电图基本知识
上一篇: 脑电图机的干扰2015-08-04
下一篇: 脑电图相关知识2015-08-04